(半生感悟)路一平月半福绵完整版免费阅读_《半生感悟》全本在线阅读

小说推荐《半生感悟》,讲述主角路一平月半福绵的爱恨纠葛,作者“月半福绵”倾心编著中,本站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不可预料的外部因素刺激,对心智健全的人会有激励效果的,不论年龄大小、时间早晚,都会促使你成长进步复读后的第一次考试化学18分,自己接受不了,班主任老师也接受不了,不明原因、不可理解、不置可否印象中,年轻帅气的班主任老师和我短短谈了一次,没说成绩的事,可能怕伤了我的自尊心,或是我其他课程的成绩还算排名前列问了问,怎么上课精神不好,是不是晚上学习太晚了谈话时间不长,却是稀里糊涂地感动了我,这一......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半生感悟 作者:月半福绵 角色:路一平月半福绵 经典小说推荐小说《半生感悟》推荐大家阅读,本小说作者“月半福绵”是个网文大神。剧情精彩截取:一家考上学的孩子有2个的并不多,全村也就2-3户,在一个700多户的大村里是少数呢,这样的家长在大街上走路都腰板都挺得很直。我们爷俩个一起坐公交去报到上学,先到邻村坐车才到目的城市的汽车站——私人车站,连个标志都没有。当时的学校都远离市中心,学校有接新生的大巴车,所以我自己回家都要倒几次车。在地市的... 半生感悟

第3章 开始我的中专生活 免费在线阅读

90年代上中专和以后一个时期上大学是一样的,特别是在农村。保证别挂科,我们上学时叫“保证60分、拿到毕业证”。

爸爸给我背着铺盖、提着提包,我好像背了个背包,背包还是哥哥上学时用的。哥哥当时已经上了两年中专学校了,我俩也是村上的话题,哥俩个都考上学的,多是羡慕和称赞。一家考上学的孩子有2个的并不多,全村也就2-3户,在一个700多户的大村里是少数呢,这样的家长在大街上走路都腰板都挺得很直。

我们爷俩个一起坐公交去报到上学,先到邻村坐车才到目的城市的汽车站——私人车站,连个标志都没有。当时的学校都远离市中心,学校有接新生的大巴车,所以我自己回家都要倒几次车。在地市的郊区的一个农业学校,学生大门很普通,两张大铁门对开,路也不平,满院平房,就三四栋楼,有教学楼、宿舍楼、实验楼、办公楼,最高的四层,还有一个一层的大厅,既是食堂也是大会议室,有点失落。不过,进门直接看到一座假山,院里高高的白杨树告诉人们,他有点历史了。后来了解到改变我命运的学校始建于1972年,入学两年后我们幸运地间接参加了建校20周年校庆。说间接,是因为我们只搞搞服务工作、看看展览(印象中没有展牌,在办公楼门厅有个图片展)。也是很值得留念的,这次校庆后没再听说过有校庆活动,到2010年以后直接和其他学校合并升格为大专院校了,去过3-4次,依稀有点印记的就是食堂了,也只是位置没变、外观已被改造成符合时代特色的样子,外墙的爬山虎都不再是原有的绿葱葱了。

我第一次长时间离家到一个新的地方独立生活,自己觉得是个孩子,家人觉得是个孩子,突然有一天自己觉得长大了,要独自面对生活。爷爷当时给我讲了好多他老人家10几岁时的故事,他13岁就外出闯荡了。1920年出生的爷爷在我初中时,每个月都给我3-5块钱的“巨款”的,那是爷爷前几年去天津打工的积蓄。

四个月一学期,1-2个月回家一次,自己从学校走2里地,坐1路公交车到私营车站,坐车回家,有时赶不上直达邻村的车,还要在所在乡驻地自己搭车回家。还在私人车站遇到过“碰磁”的,那时候就是敲诈,不客气地讲就是明抢。没有涉及自己,可看着心里都哆嗦,光着榜子纹着纹身,有的碰到他或者他故意碰上坐车的乘客,尤其是学生模样的,直接要钱,凶神恶煞式的,丝毫没有廉耻心。作为一个学生,每每坐车回家都提心吊胆的。

我们是统招生,每个月23元补贴,90年刚去的时候还用粮票,分全国粮票和河北省地方粮票,价值上都有差异,具体什么差别记不清了。爸爸当时托人去找、去换全国粮票,从他微薄的工资中挤出一部分供哥哥和我上学。到了92年,粮票不再用了,粗浅地、隐约地嗅到了市场经济的气息。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