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守寡后,我在农村发了家(秀玲苏远航)最新章节在线免费阅读

一个几个月的婴儿,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板上钉钉已然失去的丈夫,这个家风雨飘摇。无论如何,公婆一定要让丈夫安息如睡。可是两个人一个瘫痪在床,一个哀伤过度,操持丧事的担子落在了秀玲的肩头上。从丈夫骨灰回家...... 书评专区 《22岁守寡后,我在农村发了家》免费试读 一个几个月的婴儿,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板上钉钉已然失去的丈夫,这个家风雨飘摇。无论如何,公婆一定要让丈夫安息如睡。可是两个人一个瘫痪在...

一个几个月的婴儿,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板上钉钉已然失去的丈夫,这个家风雨飘摇。无论如何,公婆一定要让丈夫安息如睡。可是两个人一个瘫痪在床,一个哀伤过度,操持丧事的担子落在了秀玲的肩头上。从丈夫骨灰回家......

书评专区

《22岁守寡后,我在农村发了家》免费试读

一个几个月的婴儿,一个瘫痪在床的病人,板上钉钉已然失去的丈夫,这个家风雨飘摇。

无论如何,公婆一定要让丈夫安息如睡。可是两个人一个瘫痪在床,一个哀伤过度,操持丧事的担子落在了秀玲的肩头上。

从丈夫骨灰回家的那一刻起,她自始至终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大家都来劝慰她,鼓励她往前看,往后的人生还很长,要带着娃好好生活。她好似在大家的话语中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可是自己依旧不想落一滴泪,她对丈夫只有无尽的恨。总之那个人已经被宣告死亡了。

“秀玲啊,你娘家要通知些什么人,你说我列个单子让人照着单子去请。”

“没有,不用了。”

“最起码你哥哥、你爹娘是要喊一喊的吧。”

帮忙主持丧事的村里的大伯错愕地问她道,乡邻里,家中有些什么亲人,一般明里暗里的不可能不清楚。

“不找了,太远了,他们都去城里了,还要巴巴得让人跑一趟。”

“秀玲啊,请不请是你的事,来不来他们做决定。这乡邻自古如此,乡亲们遇事了,哪有不帮的道理,你别觉得不好意思。该尽的礼仪是要尽到的。”

秀玲知道,大家都是好心,说了个地址。差人跑一趟是不现实的,大家人找人,终于找到在同一个城市的熟人。辗转到镇上打了电话,恳请那户人家帮忙去找秀玲的父母。

道士先生来了,家里按照村子里的礼仪敲锣打鼓给苏远航超度。丈夫的骨灰堂却是放在屋前的山坡上,上头盖了个小棚子用来遮风挡雨和遮挡阳光。按照乡村习俗,死在外头的年轻人是不能进到家中去的,丈夫是在其他地方发现的,按照礼仪也是不能进入家门的。

秀玲不懂这一切,只让那位主持丧事的大伯帮忙处理,公婆只顾着伤心,不管这些繁琐的事儿。公公床前围坐了三两个以前的同事,大家劝慰着他。

“我这小心地捧着长大,没想到他竟这般狠心,把我们抛弃。如果我让他也像其他孩子那样随意长大,想干嘛就干嘛,纵使是个在土地里刨食的我也愿意啊。”

“他这辈子走完了,我这辈子被子也快完了。”

公公清醒一阵,说胡话一阵。婆婆一直躺在床上,由她的娘家人陪着。

秀玲抱着孩子,为丈夫披麻戴孝。儿子像是被这喧闹的锣鼓声给吓到了,和妈妈跪在灵前大哭个不停。

“抱孩子到一个僻静的地方去,这哭着让人揪心呢。这人都去了,就别让娃儿受累了。”

大家劝慰秀玲,随即找了些凳子树枝代替孝子跪在灵前。秀玲看看远在林子里的丈夫的骨灰,再看看家中的这一切布置,心中觉得荒唐至极。所有的一切逝去不都是过眼烟云吗?这一切是如此的虚无缥缈,他就是一把灰了,过几天连同着他穿过的衣服、盖过的被子通通都要被烧去。他彻底地要从这个家中淡去了。

村子里的人和公婆在安葬丈夫的地方发生了严重的争执。按照村子里的习俗,死于非命的年轻人不能埋到村子里的祖坟里去。

“我这儿子在这喝了十几年的水,吃了十几年的粮,怎么能不算这村子里的人呢。他不在那里安睡,能到那里去呢。”

婆婆趴在地上声泪俱下,据理力争。村邻们让秀玲去劝劝她。

“妈,要不我们就给他安葬在那山头吧。这是村子里的规矩,也不当是我们不能埋,就是他们一直住在这里的也不能安葬的。我们不要为难大家了,让他早点安睡吧。”

婆婆不再说话,一个人闷着头哭,公公脸色惨白地侧着身子躺着。

秀玲心理清楚,公婆对这些并没有那么强的观念,只不过伤心过度,总想留儿子多些时日,多为他做些什么。他们一明白过来,一放下沉痛,这一切也就顺其自然地解决了。

丈夫被安葬在鲜花盛开的小坡上,好像只要一坐起来,就能看到谷底波光粼粼的河流。秀玲觉得这是丈夫作为孩子的父亲,最后能够为他争取到的一份善意,但绝非怀念和怜惜。

丈夫那些古怪的行径,那些对她的恶意,随着一抷一抷的尘土埋葬在山间里。她不想去细想这背后的原因,不想去追寻他予以她的全部厌恶或是憎恨。

丧事结束后,婆婆很快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公公。

“老头子,你可不能跟着儿子去了,我那孙子还要活呢。”

婆婆总是唠叨着,一个劲地念给一蹶不振的公公听。秀玲对这位婆婆有些刮目相看,觉得这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女人,能从失子之痛中迅速地清醒过来。

家里的这一场变故,秀玲和村邻们的关系更亲近了些。她不接受别人的可伶和共情,但从他们的言行中感受到了温情和质朴,反复又回到了小时候自己生活的地方,生活虽苦,可邻里之间相互支持、帮助,给她增添了无尽的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气。

事情结束的第三天,父亲风尘仆仆地来了。

“秀玲啊,我收到消息心急得不得了,想要赶紧来看你,可是你妈她身体不好,带不了娃娃,等到你哥嫂有时间我才来了呢。你可要好好的啊。”

父亲眉头紧锁地劝慰着女儿,虽然他在女儿的身上找不到一丝哀伤,可是还在说着这些客套话。经过这么些事情,秀玲觉得自己不可遏制地厌恶起父亲的这些话来。

她不想再听下去,借口去做饭就匆忙出去了,婆婆担纲起讲述者,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说丧子的经过,还有老头子气病了的哀伤。

“我们对不起秀玲啊,年纪轻轻地就让她糟了这些。”

至于为何要抱歉,婆婆一句话也没提,父亲也没问,只是说着客套话。

“这怪谁呢,只能怪她的命哩。”

他终于说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婆婆好像如释重负,她原本以为,秀玲的娘家接到信息会急不可耐地赶过来,细细地盘问一番秀玲的婚后生活和女婿轻生的原因。不曾想,就来了个亲家,还是在事情结束了之后才姗姗来迟的。

听到亲家的这句话,婆婆心中窃喜,明白了对方没有怪罪他们的意思。

到了晚饭时间,父亲或许是饿极了,吃了三大碗饭,油光满面的,脸上没有丝毫的为女儿不幸的生活叹息。

父亲急匆匆地要忙着赶回家里去,说儿子家的娃娃没人看管,他甚至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小外孙。

当着公婆的面,父亲塞给女儿几百块钱,他当面点了给女儿,刚好五百块,说是做哥哥的给她的。

秀玲没接,说自己有得花。

“那好嘛,用不到我就拿回去。”

父亲劝了两三次就麻利地又将钱塞回自个地兜里去了,公婆在角落里大跌眼镜。秀玲却觉得无比的舒服,与其落人话柄不如自己简单些生活,何必去勉强别人呢,包括自己的家人。

>>>点此下载app,继续免费阅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