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欢洛水见欢(清穿还珠,团宠固伦和孝公主)免费阅读无弹窗_清穿还珠,团宠固伦和孝公主承欢洛水见欢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

小说叫做《清穿还珠,团宠固伦和孝公主》,是作者“洛水见欢”写的小说,主角是承欢洛水见欢。本书精彩片段:乾隆爷大喜,他虽然做着高高在上的皇帝无奈他爹雍正是个种田好手,也是个心系百姓的帝王在他幼年的记忆里,阿玛处事谨慎,经常带着他们去园子里种地施肥,所谓春雨贵如油这个道理,他自是懂得的此时站在一旁,早已经揣摩透乾隆爷心意的和珅站出来,拱手对着乾隆道:“恭贺万岁爷喜添公主,公主殿下真是福澤深厚,一出生便为我大清带来一场能救无数人性命的春雨”“当真是功德无量”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就算平日里......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清穿还珠,团宠固伦和孝公主 作者:洛水见欢 角色:承欢洛水见欢 强推热门古代言情小说《清穿还珠,团宠固伦和孝公主》,这本小说的作者是“洛水见欢”。书中精彩内容是:皇后站在一旁,瞥了令妃一眼,随后蹲下身子,对坐着的承欢道:“五哥哥送了承欢周岁礼,承欢要不要也回礼去呀?”她耐心的哄着承欢,不愿承欢在皇上与太后跟前,落上个眼皮子浅,见好东西就不撒手的吝啬印象。承欢:“我还这么小,给了东西还要回礼么,真是惨……”她在怀里挑挑拣拣,将抓周的那个玉尺子递了过去。嘟着脸对...

第七章 波罗公主 免费在线阅读


直到发现身上没有带任何的礼品,这才尴尬一笑,将挂在腰间的玉佩取了下来,递到承欢跟前。

这是一块难得的黄玉,细滑如凝脂,内里通透,阳光清晰可透。

“五阿哥真有长兄风范,这么小便懂得知冷着热,爱护妹妹,真是众位阿哥的楷模。”

令妃声声夸奖,倒惹得永琪有些面红耳赤,连连摆手。

皇后站在一旁,瞥了令妃一眼,随后蹲下身子,对坐着的承欢道:“五哥哥送了承欢周岁礼,承欢要不要也回礼去呀?”

她耐心的哄着承欢,不愿承欢在皇上与太后跟前,落上个眼皮子浅,见好东西就不撒手的吝啬印象。

承欢:“我还这么小,给了东西还要回礼么,真是惨……”

她在怀里挑挑拣拣,将抓周的那个玉尺子递了过去。

嘟着脸对着五阿哥道:“哥哥,给,愿你,学业有成。”

这一番童言稚语,小小人偏要老气横秋的说话,众人忍俊不禁。

五阿哥身后的那两个小娃娃也有些好奇,探头看过来,承欢恰好与他们对上,三双琉璃珠似的黑白分明的眼睛碰撞在一起。

叫承欢看了个正着。

打头的那个男孩,眉清目秀,一张白皙的鹅蛋脸,高鼻梁,脑袋上因为没有戴帽,半月头明显展露于前,后面缀着个小辫子,打眼一看,十分秀气的小孩。

而他身后那个小孩,矮他半个头,除了肤色稍微暗沉一些,耳垂略长些,五官清秀,看着承欢的眼神有些腼腆。

几人眼神相触即分,两人知趣低下头,依旧守着规矩。

“福伦今日怎么舍得放你们跟着永琪来这儿了,往日里看的跟眼珠子似的,可宝贝他家这俩儿子了。”

乾隆爽朗一笑,似提醒,也似介绍。

太后带笑勾唇,颇为和气。

“回皇上,今儿阿玛在府里念叨,说是您特地为四公主备汉家的周岁礼,特意嘱咐奴才们来,将礼物奉上。”

福尔康率先出言,从怀里掏出一个红木匣子,双手举过头顶停住。

乾隆朝一旁的李玉点头,李玉这才上前接过这匣子,递到乾隆跟前。

乾隆:“……”

他诧异的看了一眼李玉,伸出手将这匣子打开,匣子里是光彩夺目的赤金累丝嵌红宝东珠凤凰牡丹项圈,被做成了适合幼童佩戴的样式。

这正是汉家女子出生时,远方亲戚或长辈赐下的添福添寿之物。

乾隆当即喜笑颜开,心中便清楚,这福伦不愧是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学士兼三朝元老。

皇帝今日的意图,便是叫他揣测了个干净,可如此枉度圣意,并未让乾隆不喜,反而更加赞赏。

“好!今日这礼朕代公主收下了”乾隆笑着说,转头将这匣子里的项圈取出来,走到承欢跟前,微微蹲下身。

轻声细语的问:“承欢,此乃福伦大学士赠的项圈,喜欢么?”

“喜欢~”

带着奶味的声音响起,承欢一笑,露出几颗白白嫩嫩的乳牙,叫人见之则喜。

乾隆提起这人,承欢心里自然有了答案,这位的原型在她的历史记忆里,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可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福灵安,也就是乾隆深爱的白月光,富察皇后的弟弟傅恒的长子,福灵安。

怪不得,能有这么大的财力。

脖子上的项圈沉甸甸的,若不是有和孝公主的记忆打底,她怕是已经露出了贪财模样。

知子莫若母,太后见乾隆笑的这般开怀,自然也跟要跟着儿子的态度。

何况她之前因着担心皇后容宠太过,搅得后宫不宁,这才压着承欢的圣旨不发,也导致如今承欢才被称为四公主。

如今一见到承欢的样貌,便想起儿子年幼时,两人仰他人鼻息过活,十分艰难的日子。

爱屋及乌,只想将那些日子全部补偿在承欢身上。

当下便道:“既然福伦大学士赠了项圈,哀家这个玛法,也应当学汉家之礼,赠些能压得住的东西。”

“桂嬷嬷,传哀家懿旨,在皇帝封四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前,加上波罗二字,以示尊位,愿她福气盈盈,长寿无忧。”

皇后大喜,当下便抱着承欢朝太后行礼。

而承欢也十分机灵,要知道在和孝公主的剧本里,她是十岁以后才被封的和孝公主,在这之前,虽也被称为波罗公主,却只是在宫人们之间流传。

不像今日,太后娘娘亲开尊口,广发懿旨,如此,她便是这大清唯一的六字公主,享受无数尊荣。

“多谢,玛嬷,承欢,爱您……”

承欢说完,还挣扎着从皇后身上下来,跌跌撞撞向前走了几步,只冲到太后跟前,朝对方招招手,示意对方低下头。

太后果然配合,一众人也想看看承欢葫芦里卖什么药。

就在对方低下头来时,承欢用手揪住太后身上的凤袍,微微一拉脚尖一垫,嫣红的嘴唇,便碰上了太后保养得宜的脸上。

“玛嬷,承欢真的,爱您~”

清澈的眼睛紧盯着太后略带沧桑的眼,四目相对,为了表示肯定,承欢还重重的点了点毛茸茸的脑袋。

幼童稚嫩又直白的话,惹得坐在上首的太后娘娘合不拢嘴。

一应嫔妃皆含笑看着,不发一言,只愉妃有些心疼地看着儿子,见他看着乾隆,眼含濡慕之情,可偏巧不敢上前去抱。

只羡慕的看着从皇后怀中结过承欢,抱着不撒手的乾隆。

而令妃虽然笑着,手里的帕子却早已经揉烂,右手不易察觉地摸了摸小腹,眼底露出些渴望。

因这三人来,这场宴草草结束,乾隆带着五阿哥回了阿哥所,自然那两个福娃也跟着走了。

承欢带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在太后不舍的眼神中,跟着皇后娘娘回了坤宁宫。

因着有了承欢的存在,太后暂停了去五台山礼佛一事。

而承欢也因为太后金口玉言,一直连同皇上的圣旨被公告于天下,而后,宫中常称为波罗公主。

承欢整日里就在慈宁宫和坤宁宫徘徊。

有时还会被乾隆抱去乾清宫,亲自教授其书写,有了和孝公主的记忆,这些自然不难,一晃眼就来到了乾隆十四年。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