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价格【超时空川行】走进中国农家乐发源地 探寻农家乐永葆生机的“秘密”

“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徐家大院创始人徐纪元和他的徐家大院  [1]  [2]  [3]  [4]  [5] 下一页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

“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徐家大院创始人徐纪元和他的徐家大院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有专家认为,农家乐是对中国农村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的继承和创新,是留住乡愁最好的载体;也丰富和拓展了城市居民的休闲空间,是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史上的重大创举。

  “因为我家的环境不错,所以当时来了村上的客人,就会到我家来吃饭,”徐纪元回忆道,那时,凡是有客人来,我们家都会准备可口的农家饭免费招待。后来乡里的领导建议他将自家的庭院对外开放,鼓励个人勤劳致富。这便成为了第一代“农家乐”的前身。

  32年来,中国“农家乐”不断发展变化。形态风格在不断变化,经营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调整,农家乐一直走在改革创新之路上。在中国农家乐发源地读其发展故事,我们发现,乘着改革开放春风而生的农家乐,改革创新或许就是它永葆生机的“秘密”。

  开创于徐家大院,农科村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那个时期,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很快在农科村形成了产业规模,村里70%的农户都搞起了旅游接待;郫都区内农家乐经营户数也曾达到500余家。农科村由此被被誉为“鲜花盛开的村庄,法国梧桐,没有围墙的公园”,成为众多后来者心目中的乡村旅游“圣地”。2006年7月,中国国家旅游局授予农科村“中国农家乐发源地”称号。

  徐纪元,1949年8月出生于郫都区农科村一个农民家庭,他是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徐家大院”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带动人。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旅融合、新农村建设等农村创新发展中,均为全国典型。

  后来,徐家不仅只接待苗木生意伙伴,不少外地游客来村里玩,也开始在他家品尝地道川菜,甚至居住一晚。“1992年,四川省一位老领导在农科村调研时,法国梧桐,为徐家大院题写了‘农家乐’的字幅。这时候‘农家乐’这一旅游业态才有了正式的名称。”徐纪元说,从那时起,农家乐这个名字正式叫开了。

  时间穿越回1983年,土地改革的春风吹到三元乡(今友爱街道)。在这股春风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由集体经济逐渐向包产到户转变,农科村分田到户,徐纪元家也分到了8亩地。于是,在这8亩地上,他种起了南天竹,正式从事苗木生意,并很快掘到了第一桶金。

  诞生:将自家庭院对外开放,成为第一代“农家乐”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9日讯(雷茜 记者 陈淋 摄影报道)1986年,在成都市郫都区(原郫县)农科村的徐家大院,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农家乐。由此,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在、成都快速崛起,并引领带动了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延伸,藏家乐、彝家乐、羌家乐等各种“农家乐”在各地兴起,使乡村自然资源成为老百姓就业致富的资本。

  靠做苗木生意,徐纪元成为村里第一批万元户。1986年,徐纪元在自家宅基地上修建了一座三合院式川西民居。擅长种养花卉苗木的他,还很有创意地在房前精心修了花台,房子四周则遍植园林树木。后来,随着徐纪元的出名,这座周边农村面积最大、环境最好的房屋也名气渐大,吸引了不少人过来参观。不少来村里购买苗木的外地商贩,都会在他家小住。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快速发展的农家乐,法国梧桐,成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很快发展到全国各地,从成都平原到塞北江南,从山村水乡到川西高原,从农家乐到藏家乐、彝家乐,千千万万不同风格的“农家乐”相继诞生,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一道特色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