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为王姜玄逸风起菲珞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姜玄逸风起菲珞)盛世为王最新小说

姜玄逸风起菲珞是军事历史小说《盛世为王》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风起菲珞”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辩论到了这里,其实楚皇和三位相国大人已经相信了姜玄逸确有真才实学宫学的作用对皇子来说,是作为启蒙之用的,而皇子成年以后自有其他人来教导若是皇子封王,自有幕僚投身王府,这些幕僚大多是举人之身,甚至有进士出身,这些人若是等不及朝廷派遣官职,自会投身王府,而王府幕僚亦是官身,有朝一日也有机会入朝为臣而楚皇没有轻易答应姜玄逸此等要求的原因就在于此,若他不能封王,自是无从招募幕僚,而没有人在身边时时教......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盛世为王 作者:风起菲珞 角色:姜玄逸风起菲珞 小说《盛世为王》是网络作者“风起菲珞”写的一本军事历史小说。以下是《盛世为王》内容概括:但是这次的君前奏对让他看到了提前实现目标的希望,宫里的生活他真的是过够了,恨不得赶紧逃离,这才如此表现,想着若是立了功就可以给父皇提条件了,殊不知楚皇对现在的太子并不满意,早有易储的想法,否则,姜玄逸说什么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冒头的,还容易被人视为对手,平白给自己找事。现在的姜玄逸可不知道这些,只觉...

第5章 朝臣之辩 免费在线阅读


“李贤,着邱爱卿、董爱卿、吴爱卿勤政殿庭议,逸儿,随父皇去见见诸位大臣,此策尚需探讨一二。”此乃百年国策,非短时间内可尽其功之法,如何能够持续推行下去,尚需与诸大臣商议。

“啊?”姜玄逸虽然有一些小心思在,但若是直接进入诸大臣的视线可不符合他的利益,殊不知他刚才的表现已经在楚皇心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至于会不会把他列为储君候选人之一,就只有楚皇自己知道了。

若是早知道会造成这样的后果,姜玄逸说什么也不会如此表现,好好的做他的乖巧皇子,等以后出宫建府,好好做他的逍遥王爷,待以后储君参政,他也就可以去他的封地去享受他的富贵生活了,这是姜玄逸原本的计划。

但是这次的君前奏对让他看到了提前实现目标的希望,宫里的生活他真的是过够了,恨不得赶紧逃离,这才如此表现,想着若是立了功就可以给父皇提条件了,殊不知楚皇对现在的太子并不满意,早有易储的想法,否则,姜玄逸说什么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冒头的,还容易被人视为对手,平白给自己找事。

现在的姜玄逸可不知道这些,只觉得似乎跟自己的计划有点不太一样,但事已至此,也没有后悔的机会了,只能厚着头皮往前走,走一步看一步了。

随着楚皇来到了勤政殿,三位大臣早已在此等候,此刻看到楚皇带着一年幼的皇子走进来,三人对视一眼,似乎都明白了什么,虽然惊讶于九皇子如此年幼便已如此大才,但三人人老成精,丝毫没有表现出来。

“微臣参见陛下。”三人躬身道。

“免礼。”楚皇挥了挥手,径自走到龙案之后坐下。

“臣等参见九皇子殿下。”三人向姜玄逸拱手道。

“玄逸见过三位相国。”姜玄逸回礼道。

“三位爱卿,人,我给你们带过来了,这“文化同化”之法可与他好好探讨一二。”楚皇指着姜玄逸说出了他的身份。

“果然如此。”三位相国虽已有猜测,但此时得到验证,还是为九皇子玄逸的年纪而震撼。

三人虽不在上书房领事,但皇子的教育乃国朝大事,三人为百官之首,虽然大部分注意力都会放在太子身上,但其余皇子的情况他们也是知之甚详。

他们素知九皇子玄逸聪慧,宫学学习领先于诸皇子,但也无甚稀奇,算不得什么天赋异禀之辈,可如今看来,九皇子已经跳出宫学框架,有了自己的判断,可谓是有大才之辈。

“敢问九皇子殿下,这“文化同化”如何实现?”邱相上前一步,向姜玄逸拱手问道。

“开贡市。”

“三位大人想必也知道,草原人对我朝盐铁油茶需求甚多,有需求就会产生利益,而想要获得利益,就必然产生交易,在我朝与草原不通贸易的情况下,匈奴人若想得到所需之物就必然会去走私,而我朝对边境防范甚笃,仅走私远远无法达成草原所需。”

“所以,我朝若是与草原开通贸易,届时,巨大的利益之下,会有无数商贾踊跃而来,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玄逸尝闻,这草原上,二十个孩子,只有一个能成丁,原因在于,草原缺食、少医、无药,草原生活困苦,所以他们屡屡犯我边境,抢我财物、屠我子民、夺我人口,为的便是生存下去。”

“如若是我们给他们生存的希望,让他们能够活下来,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也就没有了侵略我朝的理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谁会愿意再去用生命搏希望呢?但所造成的后果就是草原人口骤增。”

“草原上部族众多,弱恒弱,强恒强,弱肉强食是草原不变的法则,而我们要做的便是扶弱以制强,草原上各部族本就相互征伐,内斗不止,只需我们从中挑拨,强大起来的部族便会与原来的强族产生利益冲突,若起战,便会造成两方损失惨重,而我们所支持的那个部族就会越来越离不开我们的帮助,只要我们能够控制那个部族的生死,成了他们实际上的控制者,那么这些人就不再是草原人了,而是我楚国人。”

“届时,我们持众弱以凌强,这草原何愁不会被我朝所王化,而要做成这些的前提,便是我朝军力强大,只有打服了他们才能让他们为我们所用,才能让他们不敢有什么小心思,才能让他们的后代认为自己是楚国人而不是草原人。”

姜玄逸的一番话听得楚皇和三位相国大人背后一阵冷汗,此子心可真黑啊,在场众人不禁心想,但转念一想,心黑好啊,对也草原人越心黑,岂不就是对我朝越有利。

“启奏陛下,按九皇子殿下所说,其实根本还是我朝需要有强大的军力去震慑他们,只有让他们知道我朝的强大,才能让他们接受我朝的王化,而这对如今楚国的国力来说,还尚有不足。”中书令董仲书向楚皇道。

“董相此言差矣,国力强弱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面对草原大族来说,他们有不弱于我朝的强大军队,而对于那些小族来说,他们本就仰人鼻息生存,对强族来说,他们都是待宰的羔羊,随时都有可能烟消云散。”

“所以,他们在面对我朝的时候,其实与面对那些草原大族是没什么区别的,都没有他们反抗的余地,区别在于,我们不会把他们当成砧板上的鱼肉,甚至我们会帮助他们发展,而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们也会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物资。”

“对于很多货物,草原人的需求是远大于我朝的,这就给了我们谈判的余地,我们可以借此撬动巨大的利润,届时,我们利用这些获得的利润用于发展国力,我们得到的只会比草原人更多。”

“那我们应该用什么交换,又该交换什么利益才能最大,若是用粮食,如今已经入冬,朝廷的粮食当为应急之用,不可擅动,盐铁之物同样是我朝紧缺之物,即便是有富余的,也不能轻易拿出去交易,这些都会大幅度提升草原人的战力,于我朝不利。”邱相再次问道。

“那么衣物呢?塞外苦寒,雨季甚短,草原民族不事生产,每当冬季来临,冻死的要远远多于饿死的,而我朝手工业发展甚为完整,若是把衣物卖给他们,岂不是能赚取巨大利润。”玄逸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绝对不可,我朝每年冬季冻毙之人亦不再少数,怎可将过冬衣物卖于匈奴人,这是用我朝百姓的生命来换匈奴人的命吗?”侍中吴恩宪厉声道,若不是面前的是皇子殿下,他都要痛斥姜玄逸是不是通敌卖国了。

“吴相且听玄逸说完,我的意思并不是把我们的过冬衣物卖给匈奴,而是把他们的衣物再买过来再卖给他们。”被误会的姜玄逸并没有生气,他也是没有解释清楚才招致误会。

“买他们的衣物再卖给他们?”在场众人此时一头雾水,明明每个字都听懂了,这合在一起倒有些听不懂了,甚至有些怀疑这孩子是不是疯了,这种胡话都说得出口。

姜玄逸面对父皇及诸位大臣的疑惑也有些无奈,到底是没有经历过21世纪的社会毒打的老实人,这算的了什么,被人卖了还得给人家数钱的事多了去了。

没办法,还是解释清楚吧。

“父皇,诸位大臣,可知草原人整日以何物为食。”姜玄逸问道。

“自是以牛羊为食,这也是草原人身体强壮的根本原因所在,但他们常年以肉为食,身体上多多少少会出些毛病,而我朝的茶叶对于此等病症确有奇效,这也是茶叶在草原如此昂贵的原因,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饮。”楚皇对此心痛不已。

吃羊倒是没有什么,毕竟楚国的肉食也是以羊肉为主,但是吃牛,可知牛对于百姓劳作来说有多重要。

楚国律法规定“将牧公马牛,马牛死者,亟谒死所县,县亟诊而入之,其入之其弗亟而令败者,令以其未败直赏之,吏主者、徒食牛者及令、丞皆有罪。”

又曰:“马牛军国所用,故与余畜不同,若有盗杀牛者,徒两年半。凡牛马老病不堪为用,告给判状,方许宰杀,筋角纳官。不告官者,同私宰论。病死者,申官开剥,违者,治罪。”

楚皇如此尊贵的身份都没有吃过一口牛肉,而草原人却整日以此为食,怪不得他们不事耕作,蛮夷之辈,哼。

楚皇心里对于草原人吃牛的事有无数的槽要吐,但碍于他的皇帝身份,终究还是要面子的。

姜玄逸也看出了楚皇此时的不快,赶忙说点高兴的事逗他开心。

“那么,草原人剥下来的羊毛都是如何处理的?”姜玄逸再次问道。

“这……”楚皇与诸臣面面相觑,似乎明白了姜玄逸要说什么。

不等他们回答,姜玄逸再次说道:“想必都是焚烧掩埋了吧。”

“确实如此。”楚皇叹道。

“那么这种对草原人来说无用的东西,我们能用多大的代价把它买来呢?想必是很低很低吧。”姜玄逸肯定道。

“若是能把这些羊毛低价买回,交由我朝进行加工,等做成成衣后再卖给他们,可让他们用我们所需的物资进行交换,而剩下的可用于我朝百姓的过冬衣物。”

“这么一来,他们用无用的东西卖了钱买来了他们需要的衣物,看似是占到了大便宜,但我朝却用最低的成本换来了我们所需的物资,其实是我们获利最多。”

“我们可以借由此法慢慢积累,用我们的技艺去换取钱财,成本低,收益高,那我们的国力岂不就可以不断发展了吗。”

“其实这也只是一个方面而已,用技术去换取钱财,换来的钱财继续发展其它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等到技术足够高的时候就可以与其他国家做贸易,用低技术的东西换取物资来发展更高的技术。”

“等到技术更高了,就把低一层级的货物卖予其他国家,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以此法让其他国家来为我们的发展来买单,这样滚雪球式的发展,我们的国力自可蒸蒸日上。”

叹为观止,真真是叹为观止,楚皇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九子,都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幼子,说是一个在朝堂上多年的老臣有不为过,心是真的黑。

看着三位爱卿听得目瞪口呆的样子,楚皇心中把姜玄逸的地位又默默往上提了两层,或许,距离楚皇心中的那个标准已经不远了。

“三位爱卿,此法可成?”楚皇此时想知道三位老臣的看法。

“回陛下,此法可以一试,即便不成,对我朝也没什么损失,反而可以获取巨大利润,若成,我朝即可解决与北方游牧民族千年的问题,完成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而且,还可使我国力蒸蒸日上,成为一大强国,有朝一日一统天下也未尝不可能。”

三位老臣此时都有些激动,这可是有可能名留青史的好机会,读了一辈子圣贤之书,清廉为官,竭诚为民,图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流芳百世,这等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机会可是不能放过。

楚皇此时也是有些激动,若是此事能成,再加上他原本就有开疆拓土之功,这一个美谥是跑不了了。

若是再能选上一个合心意的继承人,说不定还能挣上一个庙号,生前事身后名都有了,那他作为一个皇帝,纵是比不过太祖皇帝,也能超越大多数皇帝,名留青史,流芳百世,纵使楚国终有一日会亡国,他的贤名仍旧会光耀万古,为后世皇帝所学习。

若是有朝一日,后代皇帝用他所积攒的家底,一统天下,那么他的功劳纵是比起开国太祖皇帝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到此处,楚皇用尽了他为帝十六载积攒下的修养,才压制住了他仰天大笑的冲动,但此时轻扬的嘴角也显示出了他压制的并不轻松。


点击阅读全文